来源:雪球App,作者: 赴美上市,(https://xueqiu.com/1790124400/136153228)
国内有很多投资者经常抱怨为什么“好公司”,例如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这类互联网巨头,包括中国移动、中国人寿这类大型国企都选择赴美上市,而不选择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主要有四个原因:
1、中企搭建VIE结构更能吸引美国投资者投资,赴美上市可以规避国内部分监管
2、许多公司不符合在中国上市的严格财务标准,赴美上市的要求较宽松
3、与赴美上市的注册制相比,中国的上市过程漫长且不透明
4、中国的监管机构喜欢干预金融市场,而不是让市场决定
1、 中企搭建VIE结构更能吸引美国投资者投资,赴美上市可以规避国内部分监管
为了接受外国投资或者赴美上市,许多中国公司建立了复杂的公司结构,称为VIE或Sina结构,因为国内某些行业受到限制,甚至被禁止使用外资。比如互联网经营领域,办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搭建VIE结构就可以让外资“曲线”投资境内经营该业务的企业,并且获得一定的股份,这对于那些经常从外国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的技术公司来说尤其常见。
中国监管机构提出了允许外国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的想法,但目前仍是投机行为。美国投资者担心的是,整个VIE结构受到质疑,该结构主要是为了规避禁止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中国法律。
2、许多公司不符合在中国上市的严格财务标准,赴美上市的要求较宽松
2005年8月,百度(NASDAQ:BIDU)赴美上市, 当时就有很多人不懂为什么百度要选择赴美上市。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百度直到2003年才实现盈利。上市前,它仅仅盈利了两年,在首次公开募股前的一个季度,该公司的利润仅为30万美元(240万元人民币)。
这与A股市场中小板的最低IPO标准相去甚远。在国内,中小板要求 “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必须为正,且总额必须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合计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收入总额合计超过3亿元人民币。”
百度甚至没有达到创业板上市的标准:“上市前两年实现盈利,净利润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并且持续增长”或“在上一年实现盈利”过去两年的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且营业额的增长率不低于30%。”前一年的资本也不得少于2000万元上市。
当然百度远非最糟糕的,当新浪、搜狐和网易在赴美上市时,他们甚至无法宣称获利能力或明确声明其收入模式,更不用说满足最低上市标准了。
3、 与赴美上市的注册制相比,中国的上市过程漫长且不透明
即使很多企业能达到在A股上市的最低标准,但还是会有很多企业选择赴美上市,因为A股实行的是核准制,过程会比较漫长且结果不确定,这样会增加企业的各种成本。
该制度最初是为了保护中国投资者并为每家上市公司提供严格的审查而制定的,但如今已经背道而驰了。对于那些赴美上市的企业家,除了审核中国实体部分外,他们可以在交易所享受到很好的服务,在国内则反之。
此外,如果他们想进行二次发行股票或制定认股权证激励政策,在A股市场必须经历与曲折的IPO相似的过程,但是如果赴美上市则没有这样的问题。
4、中国的监管机构喜欢干预金融市场,而不是让市场决定
在2008年股市崩盘后,许多投资者要求停止IPO以防止“资金转移”,出乎意料的是,监管机构表现出了良好的意愿并搁置了所有IPO。
但是公司毕竟需要融资。因此,在此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等表现良好的国有企业选择了赴美上市。
这告诉我们,中国监管机构实际上最关心投资者。他们担心投资者会购买劣质股票,因此不遗余力地为IPO建立严格的审查程序。他们还担心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亏损,因此制定了“保护措施”,例如涨跌停板,并对“ IPO节奏”进行调整以稳定二级市场。但是这些“好的意图”最终只会使每个人都偏离最初的市场意图。
哪怕在这么严格的审核下,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的质量也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暴雷也是频频出现,而大多数具有高潜力和高投资回报率的公司在国外上市。此外,A股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波动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结论应该相当简单:监管机构不应该通过IPO审查对公司的质量负责。公司的经营风险不会与财务数据之类的静态指标同步移动,监管机构也不应该对二级市场的波动负责。市场波动永远不能被上下限所限制,监管机构也不能有效地设定“ IPO节奏”。
多家中企选择赴美上市SPAC
除了常规的IPO外,赴美上市SPAC在近年的热度也越来越高,2019年至今,就有多家中国企业通过赴美上市SPAC登陆美股市场。
2018年11月,开心汽车集团及其母公司人人公司宣布,将与SPAC壳公司中民七星收购公司合并,达成赴美上市的目的,此交易估值约为4.54亿美元。
2019年7月30日,复星医药与SPAC新风天域完成并购,达成赴美上市的目的,此交易估值约为13亿美元。
2019年8月23日,蓝色光标将旗下四家子公司的全部股权与控股公司Madhouse81.91%的股权注入名为Legacy的SPAC壳公司,成功赴美上市,并且获得近3亿美元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