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振兴重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促成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急剧且无序地扩张,最终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部圈和以大阪为中心的近畿圈的三大都市圈。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分布在都市圈内各大城市周边的都市近郊农业被城市包围,面积不断缩小,形成了“都市农业”这种新型农业形态。
日本都市农业的六大类
①市民农园
这是由没有农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的市区或近郊区农地而进行耕作的园地。承租者可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进行庭院式经营,以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农地所有者将农地出租收取租金,平时尚可帮助忙于工作的市民照顾农田,收入要远多于自己种田,因而这是一项使委受双方皆受益的事。日本市民农园的类型较多,依据农园承租使用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残疾人农园(如盲人农园)等。
②银发族农园
这是日本专为65岁以上的退休银发族开辟的。目的是让高龄化社会愈益增多的银发老人获得心灵的安宁,获得规律性与回归自然相结合的健康生活,体验耕种、收获、享用农产品以及把产品馈赠他人的快乐,扩大人际交往,追忆往事,返老还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③农业公园
日本于20多年前,开始建设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农业公园一般依土地的地形与原有农产品种类而构成其风格特色,其有以单一农产品,如水稻、果品、花卉、茶叶、桑等构成专业性的农业公园。但目前日本以综合性的农业公园居多,一般在公园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其中以果树为主体者又可称之为果树公园,以花卉为主体者称之为花卉公园,而在水果或花卉中也有以梨或兰花为专业者,分别称之为梨公园和兰花公园等。
④民宿农庄
一个农家,也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度假场所,加之农场景观优雅宁静,更具吸引都市人口的魅力,因此许多农场都成为都市人口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寒暑假还可以成为都市学童进行农村生活体验的场所。在日本,农户耕作面积比较小,但是比较突出秀丽的景色、农村文化和农副产品特色。在这些地区,农民将废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称之为“民宿”。“民宿”的住宿规模可容纳25—60人,以当地特色食物供应早晚餐,经营以家庭为主,有的少量雇人。
⑤观光农业
主要包括观光农园和观光农渔村,以及二者的结合。在都市或近郊地区,利用农业产业、各种农业设备及农村资源,做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并安排多种观光、采果活动,可吸引很多城市观光人口。
⑥体验农业
发展体验农业是日本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日本特别注重孩童对农业的参与体验,使其接受农耕教育。在体验农业的规划设计上,依据不同族群特点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其办理单位遍及乡镇公所、农协、民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