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能看出
下面这只兔子哪里“不大一样”吗?
↓↓↓
这只兔子 名叫“兔圆圆”
是今年春晚的 吉祥物
别人家的兔子都画两颗上门牙
“兔圆圆”竟然有四颗?!
这个细节可不是画错了
而是其原型
“安徽模鼠兔”
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
世界上最早的兔子长啥样?
“安徽模鼠兔”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
生存时代为距今6200万年的早古新世
△安徽模鼠兔复原图
1977年,在安徽省潜山盆地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
李传夔先生发现化石
并命名为模鼠兔
意思是类似于兔的动物
化石现收藏于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安徽模鼠兔化石
目前国际上公认
安徽模鼠兔(模鼠兔)
是现今最接近兔形类祖先的动物
李传夔等老一辈古生物学家
及其研究团队
在祖国大地山川戈壁上奔走几十年
一步步将空白逐一填满
使我国拥有兔演化的
近乎完整的化石证据
因此
春晚吉祥物“兔圆圆”
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生肖兔
更是映衬出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兔祖先”
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里的“兔兔世界”
从古至今
我们对兔子的喜爱
似乎从未减少
从今天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中
就能感受到古人到底有多爱兔子
一同走进古人的“兔兔”世界吧~
最“有历史感”的兔子
△新石器时期 玉兔梳背
这件出土于5300多年前的玉兔
是中国出土兔形文物中最早的一件
其表面光滑
呈俯卧状
嘴向前伸
似乎在嗅什么
最“珍贵”的兔子
△西周 兔纹铜觯
洛阳博物馆藏
青铜觯是一种小而圆的饮酒器
形状像今天的小瓶子
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青铜器上兔纹极其少见
是珍贵的青铜器纹饰实物资料
此款兔纹铜觯
颈部的八只小兔子或相对而视或相向追逐
妙趣横生
十分活泼可爱呢~
最“放飞自我”的兔子
△敦煌莫高窟三兔飞天藻井
在敦煌莫高窟的407藻井处
最吸引人的当属洞窟中那三只奔驰着
“放飞自我”的兔子
它们以灵动的姿态
构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藻井
回旋在飞天的中心处
托出一朵盛开的莲花
真是美不胜收~
最“应景”的兔子
△唐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兔年马上就要来了
最应景的当属生肖兔啦
这组展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十二生肖
面型方正
身穿敞领宽袖长袍
面部五官刻画的极为生动传神
最“呆萌”的兔子
△唐 玉滑石兔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玉石器里兔子造型很多
因为兔子寓意很美好
古代无论红兔、白兔或者黑兔
都被视为太平盛世将临的吉兆
这只呆萌的小兔子
双耳贴身
两只前爪匍匐在地上
这不就是当代的“鼠标”嘛~
最“耳熟能详”的兔子
△唐 月宫婵娟镜
西安博物院藏
此镜上的这组纹饰故事
想必大家都在熟悉不过了
镜中嫦娥振袖起舞
桂花树下的
白兔正在筑杵捣药
整个画面将神话传说
推到了童话的审美境界
在超脱之处见童趣、童真、童心
稚拙中富有诗意
最“有身份”的兔子
△明隆庆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独占“C位”的兔子
宛如玉兔一般卧于盘心
盘外壁素白无纹饰
内壁一周以青花描绘
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
有祝人长寿、祈求团圆的美好寓意
最“美好”的兔子
△明 铜衔花卧兔镜架
首都博物馆藏
铜镜和兔子都具有象征月亮的特性
故而明代时
人们就将两者相结合
创造出了新的题材样式
这件看起来十分优雅的兔兔文物
以象征月亮的铜镜
用作镜架的兔子造型
以及镜中的美人
共同构成了古人心中美好的“月宫”
最“乖巧”的兔子
△明 白玉兔
古人因为喜欢兔子
更多地将它们的形象雕进了美玉中
此玉兔为卧状,腿前伸
长耳后伏,尾尖上翘
十分乖巧可爱
最“憨态可掬”的兔子
△明万历 兔纹款青花婴戏图罐
天津博物馆藏
这只藏在“隐秘角落”中的小兔兔
虽是由简单的几笔勾勒而成
但其憨态可掬的神态
仿佛是被孩童们的游戏所吸引
怡然自得的兔子与热闹的孩童
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动一静的组合
造就了完美和谐的意境
最“童真”的兔子
△乾隆·《弘历临兰石兔子图》局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图中间
有一只看似刺猬的兔子
它的双眼透露着智慧
四肢格外敏捷
毛发根根清晰可见
双眼炯炯地盯着观者
透出几分天真
最“有气势”的兔子
△兔儿爷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些兔儿爷
不再是可爱的玉兔形象
其严肃的表情
威严的气势
俨然变成了一个身披战甲
手持药杵的武将~
一口气看了这么多馆藏
哪一只萌兔是你的最爱呢?
兔年说兔
这些“兔”文化你都知道吗?
兔与月亮
在古代,兔子往往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有一种说法是,原始人在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时,看到月亮上的阴影,便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兔子来解释。
于是就产生了月亮上有兔子一说,月兔相关的神话也随之发展而成。
据考古举证,月中有兔的传说可能西汉前就已存在,如湖南出土的马王堆一号墓的墓帛画中,右上方为太阳,左上方则为月亮,月亮上方就有蟾蜍和兔子。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局部图
自古关于玉兔的文学作品也数不胜数,傅玄在《拟天向》写道:“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又有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中书:“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兔与祥瑞
在中国古代,白色是一种神秘的颜色,白色的动物因为稀有,常被古人视为祥瑞的象征。
在历代的“祥瑞志”中,兔子都被列为重要的祥瑞之物。 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就有许多以白兔为瑞祥和以献白兔为贵的记载。
《宋史·五行志》也曾记载:“天圣九年五月,宿州获白兔。六月,庐州获白兔。……政和五年十二月,安化军获白兔。六月,泰州军获白兔。七年二月,达州获白兔。”
△唐 白瓷卧兔
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王者仁德则见白兔”的故事,以兔为祥瑞的古今诗文更是不可胜数。
兔与长寿
中国古代神话中,白兔专门位于西王母身侧,为其炼制不死丹。
西王母是一位掌管不死药、长生的上古女神,她不仅可以预知人类的命运,而且也能够让人长生不死。
兔子由于常年待在西王母的身边,不仅拥有制造不死药的能力,同时也拥有了不死之身。
在出土的有关西王母的画象砖上,可以看到西王母身边有玉兔直立,手持棒槌捣药。
△陕西绥德四十里铺汉画像
石墓门楣西王母仙界图像局部 (拓本)
又有一说,由于人年龄增长头发变白的缘故,白兔也被认为是兔子随着年龄增长后毛发变白而成的,白色的毛色成了白兔珍稀与长寿的表现。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说,“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能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皇帝常以白兔来嘉奖有功的老人,有赐其健康长寿之意。
在民间的习俗中也有不少向“捣仙药的白兔”祈求保佑健康长寿的风俗 。
兔年将至,万象更新
欢迎大家留下一句 兔年吉祥话
送给家人和孩子
最好的祝福吧!
———— /END/————
来源 | “首都教育(ID:bjedunews)”,部分素材综合自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央视网、微书道等。
(声明:除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外,本公众号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仅做学习分享和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